?
                  新聞中心
                  新聞動態 農化知識
                  新聞中心
                  您現在的位置:首頁 > 新聞中心 > 農化知識
                  玉米缺氮磷鉀的現象
                  發布者:臺安縣旭日化工有限責任公司    發布于:2019-05-15   瀏覽量:   2905人閱讀

                  一、缺氮
                  1、癥狀識別
                  植株矮小,葉色黃綠,生長緩慢。隨著缺氮繼續加重,下部老葉中的氮素會轉移到幼嫩的組織中去,所以從基部的老葉開始,葉尖發黃,逐漸沿中脈擴展成口形,葉脈發紅,葉片中心較邊緣先變黃色,中部葉片淡綠。抽穗期粒小,產量降低。
                  2、發生原因
                  土壤缺氮和有機質量低,土壤供氮嚴重不足。
                  3、防治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重視基肥有機肥并配合化學氮肥,在作物生長期間,注意根據作物長勢,合理追施氮肥。


                  二、缺磷
                  1、 癥狀識別
                  苗期葉尖和葉緣出現紫紅色,幼嫩植株嚴重。莖桿細小,生長緩慢。隨著生長,下部葉片由紫紅色變為黃色。作物成熟期推遲,玉米穗小尖禿彎曲行列不整齊粒籽不飽滿。
                  2 、發生原因
                  土壤缺磷,有效磷小于10mg/kg,早春氣溫低,氮肥用量偏大,磷肥用量不足。
                  3 、防治辦法
                  基施有機漢或磷肥,一般功施純磷5-10公斤。追肥可以采用葉面噴施過酸鈣,濃度為1-2%

                  三、缺鉀
                  1 、癥狀識別
                  下部老葉尖發黃,葉緣枯焦,逐漸整個葉片的脈間區擴展,沿葉脈產生棕色條紋,并逐漸壞死。幼葉生長速度減慢,呈黃色到黃綠色。植株生長緩慢,節間變短,植株小,支撐根少,容易倒伏和遭病蟲害侵襲。果穗發育不良或出現禿尖,籽粒不飽滿。
                  2、發生原因
                  土壤******鉀含量低土壤偏沙有機質含量少或土壤中碳酸鈣量高。
                  3、防治辦法
                  ******將鉀肥作基肥條施于種植玉米行的兩側,每畝施鉀5-10公斤。作物生長期間缺鉀,可以適當追施一些鉀肥,使用時以集中施用為好。根外追硫酸鉀和氯化鉀為宜,濃度為2-3%。


                  水稻缺氮磷鉀的現象
                  一、缺氮
                  1 、癥狀識別
                  植株細矮,分蘗少,葉片小,呈黃綠色,結穗短小。
                  2 、發生原因
                  土壤氯的含量少,土壤含氮和有機質含量低。
                  3、 防治方法
                  有機肥與氮肥本合施用,在不同生育期,注意合理追施氮肥,缺氮時早期還可以葉面噴施尿素溶液,濃度為1.5-2.0%


                  二、缺磷
                  1、癥狀識別
                  植株矮小,部分蘗或分蘗少。莖部緊束,葉片直立紅窄,葉色暗綠,老葉枯黃,遲遲不抽新葉,俗稱“僵苗”。嚴重缺磷時,稻叢緊束,葉片縱向卷縮,有赤褐色斑點。稻苗生長遲緩不封行,稻叢莖部暗紫色。根系發育不良,生育期延遲癟粒增多。
                  2 、發生原因
                  土壤過酸或堿引起磷的有效性降低北方地區早春低溫土 壤有機質和有效磷含量比較低,容易出現作物苗期缺磷。
                  3、 防治辦法
                  改良土壤酸堿性,磷肥基施。作物生長期間葉面噴施磷肥,濃度為1-2%

                  三、缺鉀
                  1 癥狀識別
                  苗期葉色暗綠,有時呈青銅色。老葉披散心葉挺直。中下部老葉沿葉緣葉尖焦枯,并分蘗前期易患胡麻葉斑病或赤枯病。后期莖易倒伏或折斷,抽穗期提前,成熟不整齊,籽粒不飽潢,空癟粒多。
                  2 發生原因
                  土壤有效鉀含量低,或長期淋溶而使有效鉀貧乏。土壤排水條件差,質地粘重,還原性強,有機質較多,尤其是新鮮有綱肥施用過量,影響根系對鉀的吸收。偏重氮肥鈣肥和鎂肥時也容易引起水稻缺鉀。
                  3 防治辦法
                  基肥或早期追施鉀肥。比較粘重或有機質較輕或有機質含量較少的水稻土,鉀肥可用做基肥的追肥,追肥宜早不宜晚,每畝追肥10-13公斤氯化鉀即可。在排水不良的還原性水稻土中,增強土壤通透民性,減少土壤中還原性物質含量,提高水稻對鉀的吸收作用。

                  下一篇:暫無信息!
                  ? 黄片呜呜呜呜呜呜呜视频下载,裸体美女操b久久,美女天天被男人射视频,亚洲黄片在线免费观看乱码